关税或迎来转机,特朗普表示不介意和中国展开讨论
随着关税和关税战话题持续升温,全球市场特别是美股和港股的波动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在贸易政策上的最新表态为中美关系带来一丝转机。他表示愿意就关税问题与中国展开讨论,引发外界对关税战缓和的期待。然而,其同时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令美股和港股市场承压,投资者对购买美股和购买港股的策略也需重新审视。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与市场反应
特朗普自2025年初上任以来,迅速推进了关税战升级。4月9日,他宣布对全球多个国家实施“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4%提高至125%,部分甚至高达145%。此举是对中国此前加征84%报复性关税的回应,导致中美关税战进入白热化阶段。然而,特朗普随后又宣布暂停对部分国家的关税,对中国则维持高税率,同时释放对话信号,表示“可以与中国达成对双方有利的协议”。
这一反复无常的政策直接冲击了美股和港股。4月9日,美股三大指数因关税加码暴跌,标普500指数创下2020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科技股和消费品板块首当其冲。港股同样未能幸免,恒生指数因中美关税战升级和市场恐慌情绪一度下挫7%。投资者对购买美股和购买港股的信心受到考验,市场波动加剧。
关税战对美股和港股的影响
关税战的升级对美股和港股的短期影响显著。美国消费者面临物价上涨压力,例如电子产品、服装等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商品价格飙升,直接拖累零售和科技股表现。美股市场因关税引发的通胀预期升温,美联储降息前景变得更加不确定,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抛售情绪。
港股市场则因其高度依赖内地经济和全球贸易而更加脆弱。中美关税战导致出口导向型企业承压,科技、制造和消费品板块普遍下跌。特别是港股中的中概股,因同时受到美股市场情绪和关税政策双重影响,波动尤为剧烈。投资者在考虑购买港股时,需密切关注关税谈判进展及其对企业盈利的潜在影响。
购买美股与购买港股的策略调整
面对关税战带来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在购买美股和购买港股时需采取更谨慎的策略。以下是一些建议:
- 美股投资策略
- 分散风险:美股市场中,科技股和消费品股受关税影响较大,投资者可关注医疗、金融等防御性板块,降低关税战带来的冲击。
- 关注政策动向: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变化迅速,投资者需实时跟踪中美谈判进展,抓住关税缓和带来的反弹机会。
- 长期视角:尽管美股短期承压,但美国经济基本面仍具韧性,购买美股时可选择估值合理、现金流稳定的优质企业。
- 港股投资策略
- 精选优质资产:港股市场中,新能源、医药等内需驱动型板块受关税战影响较小,适合作为避险选择。购买港股时,可优先考虑盈利能力强、国际化程度高的企业。
- 短线操作:港股波动性较高,投资者可利用关税政策调整带来的市场震荡进行波段操作,但需严格控制风险。
- 关注人民币汇率:关税战可能导致人民币波动,影响港股表现,投资者在购买港股时需留意汇率风险。
如何便捷购买美股和购买港股
对于希望参与美股和港股市场的内地投资者,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 购买美股:
目前,内地投资者可通过香港券商或互联网券商开设美股账户,如必贝证券、盈立证券等,无需存量证明,操作便捷。购买美股需准备境外银行卡以便入金,并注意美股交易的T+0机制和实时行情费用。关税战可能推高交易成本,建议选择低佣金平台以降低费用。 - 购买港股:
港股账户可通过香港券商或沪港通/深港通开通。前者适合投资所有港股,后者需50万元资金门槛,仅限部分股票。港股支持T+0交易,适合短线操作,但需注意关税战引发的市场波动。选择券商时,可优先考虑支持港股和美股联动的平台,如华盛证券。
未来展望:关税谈判与市场机会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为美股和港股带来压力,但其对话信号为市场注入一丝希望。如果中美能在90天谈判窗口内达成关税协议,可能缓解关税战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提振美股和港股信心。然而,谈判的不确定性仍高,双方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等议题上的分歧可能拖延进展。
对于投资者而言,关税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购买美股和购买港股时,需保持灵活性,关注关税政策变化对行业和个股的差异化影响。短期内,防御性资产和避险板块可能是更安全的选择;长期看,美股和港股中的优质企业仍具吸引力。
总之,特朗普表示不介意与中国讨论关税问题,为关税战的缓和打开了一扇门。美股和港股市场的未来走势将高度依赖谈判结果,投资者在购买美股和购买港股时需密切关注关税动态,审慎布局,方能在波动中捕捉机会。